社保知識,小龍蝦每日分享第858期,歡迎關注!

小編今天在網絡上發現某網友分享的養老金保險待遇計算表,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其47.33年的工齡。


(資料圖)

具體怎么回事,和小編一起了解下吧。

一、 47.33年的工齡實屬罕見

分享養老保險待遇的是湖北的網友,是一位企退人員。

該參保人員1963年6月出生,2023年6月滿60歲退休。

參加工作時間為1975年,也就是說12歲就參加了工作。

《勞動法》是1995年才實施的,以目前的勞動法規定,12歲工作屬于雇傭童工了,但是在當時那個年代,許多工作是存在12歲就工作的,且不違法。

二、47.33年工齡,養老金有多少

1975年9月參加工作,1996年1月當地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,2023年6月退休。

視同繳費年20.33年,實際繳費年限27年,平均繳費指數0.6974,個人賬戶余額6.6萬元,計發基數8613元。

基礎養老金=8613×(1+0.6974)÷2×47.33×1%=3459.753元;

個人養老金=66035.47÷139=475.08元;

過渡性養老金=8613×0.6974×20.33×1.2%=1465.4元。

最終養老金=3459.75+475.08+1465.4=5400.23元;

三、簡要分析

企退人員有近5000元的養老金,對于企退人員而言,這是一個值得羨慕的數字。

但是再結合工齡47.33而言,這個數字就顯得有點少了。

小編查看下原因,主要原因集中在視同繳費指數上面:

視同繳費指數采用實際繳費指數,該參保人員的實際繳費指數只有0.6974,非常低。

假設實際指數為1:

養老金=基礎養老金4076.53+個人養老金791.79+過渡性養老金2101.22=6969.54元;

如果繳費指數為1,養老金金額從5400元漲到了7000元,增加了30%。

不同地區的視同繳費指數是不一樣的,有的恒定是1,有的和實際指數掛鉤,也有和職稱掛鉤的。

因此,如果大家有視同繳費年限,要先弄清楚當地視同繳費指數是如何計算的。

如果也是和實際指數掛鉤,那么提高自己的實際繳費指數就顯得很重要了。

今天的分享完畢,知道大家覺得是否有道理,或者說出你的意見與看法。

歡迎留言、轉發、收藏和點贊四連!
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