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/觀察者網 呂棟】
“我們是進博會很大的參與者,也是更大的受益者?!?1月6日,美國醫療健康巨頭GE醫療中國總裁兼CEO張軼昊在第五屆進博會現場接受觀察者網采訪時表示。
他提到,今年GE醫療展臺面積達500平米,比去年增加67%。而每年面積的增加,尤其今年面積大幅增加,反映出GE醫療對進博會的信心,以及對中國長期投入和扎根中國的信心。
【資料圖】
觀察者網了解到,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是本屆進博會六大展區之一,今年包括強生、輝瑞等全球十五大藥品巨頭首次齊聚進博會,美敦力、西門子、飛利浦等全球十大醫療器械企業也集體亮相參展,而GE醫療更是從未缺席過進博會,今年已是第五次參展。
張軼昊表示,進博會讓GE醫療看到兩點,一是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,二是中國與世界共享中國市場發展機遇的決心。在進博會上,GE醫療每年都會和上百個合作伙伴簽訂戰略協議,幫助新推出的產品迅速進入中國的醫院。
GE醫療進博會展臺 拍攝/觀察者網
官網顯示,GE醫療1979年開始在華開展業務,1986年在北京成立第一家辦事處。目前,GE醫療在中國建立了多個經營實體,員工近7000名,包括一支由1000多名工程師組成的研發團隊。
張軼昊告訴觀察者網,GE醫療其實在125年前就進入了中國,彼時該公司X光機落戶蘇州博習醫院。1991年,GE醫療在華首家合資公司成立,隨后成立北京首個生產基地和工廠,1996年成立無錫超聲、監護儀和呼吸機工廠,后來又成立天津磁共振工廠和上海藥業工廠。
“上周,我們跟四川成都簽約落戶精準醫療產業化基地,將全球供應鏈向中國西部地區延伸。我們在中國已經125年了,也將在第二個百年在中國堅定投入。125年里面我們投入了5個工廠,后面我們會繼續堅定的投資下去?!睆堓W昊表示。
在本屆進博會上,GE醫療展出了世界領先的30多款產品,其中有10款是中國首發和首展的產品。這些產品主要聚焦在重大疾病早發現、診療一體化、科研和數字化解決方案等領域。
“疫情對所有人的挑戰都很大,”張軼昊向觀察者網透露,今年7月無錫發生疫情的時候,無錫市政府對GE醫療的支持力度非常大。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GE醫療過去三個月的發貨都達到100%,沒有任何問題。當然,這也離不開GE醫療對中國供應鏈的持續布局。
三年前,GE醫療開始在中國推動“全面國產”戰略。
官網介紹,GE醫療在北京建有CT掃描系統和X光成像系統工廠,全球每三臺CT中有兩臺產自于此;在上海建有造影劑生產基地,生產的90%造影劑供貨于全球市場;天津建有磁共振成像系統生產基地,GE在全球銷售的每兩臺磁共振產品中就有一臺來自天津工廠;在無錫建有超聲、麻醉、心電、患者監護等臨床護理設備工廠,無錫工廠生產的超聲產品占比GE全球超聲銷售量40%。
“全面國產包括從低端、中端和高端產品,全系列產品都要在中國生產制造?!睆堓W昊向觀察者網表示,該公司從2020年開始就把最高端的呼吸機產線落戶中國,同時也把最高端的256排CT也引進到中國。
進博會醫療展臺 拍攝/觀察者網
實際上,進博會這個平臺,給不少跨國醫療器械企業深耕中國市場提供了絕佳機會,以進博為橋梁,這些企業在加速創新成果落地的同時,也進一步深化了本土合作,通過將核心生產線引入中國,不僅降低了流通成本,也帶動了整個供應鏈的提質升級。
來自美國的醫療器械廠商瓦里安,已連續五次參展進博會。近年來,瓦里安將多個產品線引入中國。通過和中國供應商加強合作,該公司花五年時間攻關,終于實現了以往只有國際供應商能夠生產的多葉光柵的量產。在這一核心器件取得突破后,瓦里安高端放療設備直線加速器已全線國產。如今,瓦里安北京基地已成為其全球最重要生產研發基地,在華生產產品發往6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德國醫療科技巨頭西門子醫療,同樣是第五次參展進博會。該公司董事會成員陶琳在本屆進博會上表示,中國已成為高水平研發的聚集地。西門子醫療將繼續作為一家“中國企業”,深化在中國醫療衛生系統中扮演的角色,不斷加深與中國伙伴的合作。
早在今年6月,西門子醫療中國就已發布本土化戰略,宣布將通過“推動實現全產品線國產化”“基于中國市場需求進一步深入創新研發”“推進本土業務模式升級”三個維度,以一家“中國公司”身份,深度參與“健康中國”建設。
“過去我們在中國生產的可能只是一些入門級或者經濟型產品,但今天已經不是這樣,可以看到我們在中國生產的符合中國需求的高端產品陸續上市,”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王皓當時透露,在原有國產基礎上,西門子醫療新的高端3T磁共振系統等已陸續實現本土生產。
“我們覺得第一要把進博會最高端的產品,能夠轉化為國產。第二我們覺得是要在研發方面大力投入,所以我們在中國已經有了1200多名研發工程師,因為只有研發在中國,才能真正理解中國用戶的特殊需求,最后反而可以支持全世界的發展?!睆堓W昊向觀察者網表示。
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,未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